而《明日方舟》采用的,正是这种做法。这种投入早已远超过为一款游戏制作背景配乐的规格,更何况是手机游戏。
每逢新活动必出的单曲、只以鹰角虚构的“塞壬唱片-MSR”,在官网与网易云上发表。
加以游戏中那些至今都没收录进发行专辑的危机合约背景配乐.....难怪常有玩家揶揄鹰角是“音角”,一点都不像是游戏公司,反倒非常热衷于音乐。
这些乐曲,乍看与游戏本身无关,然而只要玩家愿意细究,就必然会发现,这些乐曲的内容,仍旧是为了游戏服务,更为《明日方舟》的世界观,有了跳出手游格局的补足:
W的个人EP《Renegade》,在hiphop风歌词的带领下,玩家察觉了这个看似狂人的恶棍,其灵魂深处那隐藏的原则与信念;
安洁莉娜EP《秋绪》,现在早已脱离主流的CityPop风,却无比契合了日本泡沫时代的复古朝气,也完美契合了散发这股朝气的女高中生;
乌萨斯学生团EP《从那高地上远眺》,寻常不过的进行曲,反衬的却是非典型中学生的悲惨遭遇......
就像十九世纪的小说家巴尔扎克,首次采用了“小说宇宙”,让自己不同作品里的主角们在另一本书出场串门,对于只看唯一一本书的读者,会让人摸不清头绪;但是当眼界拉远,这种彼此串场的作法,最后串出的,是一个远超过任何一本书能容纳的、一个空前完整的大时空的众生相。
这就是《明日方舟》。一款上市后不以玩法和气氛引领起潮流一款追求“风格”的游戏。
追求风格是艺术家的职责,一款游戏的风格,也能诚实反映这家游戏公司所追求的文化。
最后,以《明日方舟》制作人海猫络合物的一句话作结:
“为了给玩家带来一个完整统一的沉浸感体验,文字,玩法,音乐都不容忽视。而,音乐的节奏感和其中蕴含的情绪,往往能够更加直观的表达出,其他几项没法直接表达、或者描述的东西...... ”